Grounded Flow 个人成长

让孩子摆脱性别刻板

2020-06-14
豆藏

女儿出生之后我也不可免俗地加入了“焦虑老母亲”的大军。有一天在网上浏览的时候发现了“中性育儿(gender neutral parenting)”这个词。点开之后发现这种育儿法推崇不按照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育儿,非常戳我的点。可能因为我还是希望女儿能独立活出她自己,而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好像负面的太多了:安静,数学不好,情绪化,柔弱,以家庭为中心……看了好几篇博文之后觉得都是隔靴搔痒,直到找到布朗教授(Christia Spears Brown)的书——《Parenting Beyond Pink & Blue》。

布朗教授是肯塔基大学发展心理学副教授,在过去20年里一直在研究性别如何影响儿童的生活。她同时也是两个女儿的母亲。在育儿上,她并不赞成想要抹去性别影响的“中性育儿”,因为性别是客观存在,且很难改变的。不管你怎么防范,孩子们总会进入社会接受影响。

整本书科学证据和生活案例结合,平易近人,生动有趣。(以下观点,实验案例,清单都整理自本书)

反对性别刻板印象为什么重要

按照性别分组然后一刀切的事情已经多到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比如女婴的衣服用品以粉红色为主,配图多是花朵和软萌的动物(小猫咪,小兔子);男婴的衣服用品大部分都是蓝色,图案多是汽车和大型动物。还有一些大家经常听到的评价,例如,扭扭捏捏像个女孩子;野得像个男孩子;女孩子不擅长于数理化;女孩情绪化;男孩讲义气。

反对性别刻板印象为何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布朗教授说:

  1. 简而言之不仅仅是性别刻板印象,所有的刻板印象都是错误的。在推广一点,除了“所有的生物最终都会死。”之类的宇宙公理,简单的从一个角度做个分类,然后宣布一类只有,另一类从不,本身就不成立——总是有反例的
  2. 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符合刻板印象中所以的描述。有天生活泼的女孩,有天生内向的男孩。强迫改造自己去迎合所谓的刻板印象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小学初中,如果因为不符合性别刻板印象而遭到同学的排挤和欺负,会造成一生都难以磨灭的伤
  3. 而且如果你的小孩不符合刻板印象,你也不希望TA觉得自己很失败

有人会说,我家是男娃,刻板印象里面关于男娃的都挺好的啊——擅长数理化,讲义气;爱运动;坚强不逼逼。 我是不是不用那么担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孩的伤害也大:

  1. 当一个男孩被灌输“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时候,他会觉得悲伤的情绪是不对的;同时“男孩子就是很调皮,比较暴力”的刻板印象让他知道暴力发泄是被允许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处理悲伤的情绪了,在悲伤的时候,会用处理愤怒的方式来处理;
  2. 同时在一个‘丧偶式育儿’的社会,大家一边责备男人们,一边拿走小男孩手里的娃娃,说:“这是女孩子的玩具。”不给他们任何学习照顾他人的机会。这样是不是也是自相矛盾呢
  3. 再想想一个女孩很“疯”,喜欢玩小汽车,玩具枪,大家说她是“假小子”是一种容忍的态度;但是一个男孩喜欢玩娃娃,喜欢做做针线,大家说他怎么“女里女气”,是一种斥责厌恶的态度,甚至会怀疑他的性取向。如果你家男孩正好符合刻板印,恭喜你,他的成长道路会轻松很多;但是如果一个男孩不符合性别刻板印象,他所面对的世界是更加严苛的。

刻板印象容易形成,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科学家曾经做了一个实验,把一个幼儿园的小孩,随机按照T恤的颜色分成红组和蓝组。在实验组中教师每天在日常教学中,会强调红组和蓝组,比如:“红组的小孩今天很听话”,“蓝组的小孩请安静”。在对照组的老师不提分组,只用孩子们,在给予评价的时候也是针对个人。六周之后。实验组的小孩已经形成了对于颜色分组的刻板印象,相比起实验组,他们更多的会使用红组的小孩儿都这样,蓝组的小孩儿不会这样。

仅仅六周的强化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想象,在这样大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对性别非常敏感——事实也是这样,大概从幼儿园或者小学开始,女孩就只跟女孩一起玩;男孩也是跟男孩扎推玩。

为什么孩子们可以这么快地形成刻板印象呢?

首先这跟我们的大脑有关。

  1. 我们天生爱分类:可以减少认知负荷,更快的认识这个世界
  2. 我们天生喜欢脸:区分监护人和陌生人能提高存活机会

而不可否认的是,性别的确是一个最直接,最明显的将人分类的标签。

大家在分类的时候,会自然地:

  1. 夸大组间差别
  2. 夸大组内相似性
  3. 记住符合刻板印象的信息

所有人,包括大人和孩子,都倾向于记住符合自己认知的证据。回想一下小时候看星座性格描述的时候,是不是会在一堆描述中找到符合自己的那几个(同时忽略掉其他不符合的),然后说:“哎呀这个好准呀,我就是这样的诶!”

然后这还跟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有关

大家都知道婴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TA们的学习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当然TA们在观察大人的时候并不仅仅局限于你在完美的“育儿模式”的时候,而是“老大哥时时刻刻都看着你哟。”当TA们发现了不同的时候,会从大人的语言和行为中决定这个差异是否重要。这里用性别和头发长短举个例子。孩子们总会听到大人强调性别——“你看那个小姐姐/女孩在玩滑梯”,“你在那个小哥哥/男孩在骑自行车。”“这个小女孩好乖啊。”而不是头发长短——“你看那个短头发小孩在看书”。于是性别,而不是头发长短,显然是更重要的分类。为什么重要呢?TA们会自己总结出很多理由,有你能想到的(比如公认的刻板印象),你想不到的——美国没有女总统是因为法律不允许(是的,这是一个2007年的研究中的数据,有三分之一的被访小女学生是这么认为的)

即使家长能做到100%完美,但是孩子也是要社交的——你家里每天洗手消毒,出门了大家都不戴口罩……不被传染也难啊……

那男女之间到底有差别吗?

在讨论这个之前,先强调两点:

** 婴幼儿和成人是不同的 **

在成人中观察到的男女差别不一定在婴儿中存在。成人经历了社会的洗礼之后已经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所以某火星金星的书才卖的那么火。

以下的结论都来自元分析

男女无差

先来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刻板印象:脾气和情绪化、数学能力、语言能力。写太长了估计没人看,这里直接列一下元分析的结论吧。

脾气和情绪化

刻板印象:女孩更情绪化

结论:男女在感知情绪,情绪化程度上没差别。但是——

  1. 男孩子不被鼓励表达情绪——特别是悲伤。(“男儿有泪不轻弹”)
  2. 妈妈们会花更长的时间跟女儿讨论悲伤
  3. 男孩子打架和暴力表现往往得到更多的容忍

于是男孩在处理情绪的时候,会比女孩,稍微更难抑制不正当行为,稍微更容易爆发。这个差别不是很大,这个差别不是很大,这个差别不是很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数学能力

刻板印象:男孩更擅长数学

结论:的确有点差别,但是,控制了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之后,女孩比男孩的表现要好。

实验中发现的刻板印象:

  1. 平均来说,爸爸估计儿子的数学IQ为110; 女儿的数学IQ为98;妈妈估计儿子的数学IQ为110, 女儿的数学IQ为104——父母对儿女的期待就是不同的。许多学校的老师也这么认为;
  2. 小学的时候,男孩对数学的自信普通高于女孩。
  3. 父母跟儿子谈论数字是他们跟女儿谈论数字的三倍

语言能力

刻板印象:女生语言能力更好,也更唠叨。

结论:

  1. 在语言量(说话多少)上,男女没差别。
  2. 女生稍微比男生使用更多的鼓励肯定性语言;男生稍微更强硬,稍微更多的提出建议。
  3. 女生的语言发展比男孩早一点;比同龄的男生词汇量多一点。但是这个差异在开始上学之后就消失了

男女有别:

  1. 大脑大小。男性的大脑平均值比女性大脑平均值大。但是,这个多少跟身高体重是成比例的。而且女性大脑灰质的沟壑结果更多用来弥补尺寸上的差异
  2. 发育时间有别,女性比男性更早发育大脑更早成熟;
  3. 男性和女性的下丘脑结构略有不同。下丘脑跟代谢相关,这个不同可能跟生理不同有关
  4. 对玩具有一些不同的偏好。但是总体来说,大家都更喜欢玩“男孩玩具”,比如积木,小汽车。

家长如何做

布朗教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大原则:目的不是去掉性别标签,而是教会小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当TA们被贴标签的时候,知道那是不对的。所以每次在听到相关言论,看到相关现象的时候,指出来就好了。

具体操作

  1. 不要只买一种颜色的衣服和玩具。女孩子可以穿蓝色,绿色;男孩子可能不太好穿粉色,但是黄色还是可以的嘛
  2. 减少含有性别的评价:小公主,小王子,小美女,小帅哥,等等
  3. 多多跟男孩说话;多跟女孩聊数字;
  4. 买书的时候涉及广泛的题材:给女孩也买一些汽车啊,航天,世界的玩具而不只有娃娃和小厨房;男孩子也应该有几个毛绒玩具
  5. 检查孩子的书籍。看看小动物拟人化的时候,是不是猛兽都是“他”,软萌的都是“她”?涉及到职业的时候,是不是男性都是医生科学家宇航员;女性更多是辅助性职业例如护士秘书;家庭场景中是不是总是妈妈在做家务爸爸在工作?有男孩女孩的时候,是不是很多女孩遇到困难哭哭哭男孩去帮她?在亲子阅读时可以指出来这个问题。或者随机给不同的小动物赋性别。
  6. 如果你发现老师使用性别刻板印象,应该指出来
  7. 不要强化性别隔离——举办生日聚会的时候邀请男生也邀请女生
  8. 要不耐其烦的指出每一次你刻板印象,不要假设你说过一次娃就明白了。(想一下你教TA睡前刷牙用了多久,是不是每天要提醒一下)也不是很复杂,就是指出那个特征男孩女孩都,然后举一个反例,完了。不用反应过激。

强烈推荐大家读原书,最后祝大家带娃愉快。 爱贝睿转载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46l8z06JdtNAHJM08V0Ndg


上一篇 读写萌芽

Comments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