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nded Flow 个人成长

2021月报:二月

2021-02-28
豆藏

二月是如此尴尬的一个月——也不是没好事发生,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负面比较多。

第一周有一点burn out。稍微放松了一下。

第二周心情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看了点剧。好不容易给爹刷到了打新冠疫苗的机会他老人家第一反应是——美国疫苗不安全,我不打。而且特别排斥辉瑞的疫苗。没错我当时心里的火一下就上来了——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搞到你知道吗?有多少人想打打不到你知道吗?(当然我没说出来)wx公众号那些鬼文章真的害死人。而且是实名制也不能转让,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他了(半逼迫)。到了打疫苗的地方发现是Moderna,也许他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注射之后第二天胳膊疼得抬不起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副作用。

第三周雪灾。因为停电完全没怎么工作——这里感谢我司很体谅大家旷工的日子也不计算在PTO之内。我家算是很幸运,之前刚刚补了蔬菜可以吃一个星期。最长的一次停电是八个小时,家里的温度降到了62度。好在给娃找来一件羽绒服算是顶了过去。只好就一直是轮流停电,家里的温度没有降太低。然后发现了以前自己还囤了一些小火锅燃料。所以幸福得吃了三天的火锅——冰寒地冻的时候还能吃到火锅简直太幸福了。

第四周,情绪波动极其大。闻到了抑郁死灰复燃的气味。

没气力运动。大概只运动了一周。

然后我实在不想吃我爹做的饭了——油腻,齁咸,日复一日的同一种搭配同一个味道(酱油加蚝油)。我一边知道有父母在这里帮忙做饭节省了我多少精力,但是还是抵不住看到桌子上的菜就想吐胃口全无。但是不吃又饿,就吃零食,然后体重暴增,心情更加不好,更暴饮暴食吃零食——如此死循环。

做题到DP,死难死难的,即使我有自己的思路,可以解决大部分情况但是就是不对——直觉和科学算法差别太大。解答看不进去,也不是很看的明白,觉得就是一种玄学。陷入极度的自我怀疑。

最后因为我自己都搞不好了,没什么时间去理猪泥,小库最近状态也极差,体重掉到了160,也不怎么理它。猪泥的行为问题马上就反弹了,吠叫,抓住一切机会偷台子上的东西吃(我真的喂饱它了),直接去抢娃的吃的。我一边很崩溃一边也觉得对不起它——没养好是我跟小库的责任,狗有什么错呢?情绪负担也很大。

还有移民材料我sb的要求一个PO Box签收,导致无法投递,可能马上就要退回来了。好在没有完全错过时效,希望赶紧收到之后再寄一次……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二申批准了——竟然在到期之前就批了简直是个奇迹。

人生第一次被追尾——我还停着在等红灯呢。好在人没问题,车的损伤也不大,对方很配合,已经file了claim等待下一步……

活着就已经很好了。希望三月能顺一点吧。

书影音

《正常人》《Normal People》

https://bchen4.github.io/2021/02/14/normal-people/

《敦煌——众人收到召唤》

老一代人对敦煌的贡献真的是巨大。

知道敦煌是一个必定失去,心中非常遗憾。

看了书之后我觉得敦煌我不去也行——里面的佛法知识太多了我根本无法欣赏壁画的细节。不如多多读书看看照片……但是雕塑还是得去看实物……矛盾……

《教养的迷思》

读了四分之一,没耐心了翻到后面看了一下结论。

这本书挺多cherry picking,然后缺乏一些基本的统计思维。虽然心理学研究结论问题是挺多的——毕竟如果没影响发不了论文嘛。但是还没有那么不堪。下面是我的感想:

  1. 这本书想说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会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这个十年前是教育的主要论点。但是现在科学界的总体认知是不行。你无法把一个内向的人通过养育变成外向的人。
  2. 教育理论说家庭是孩子的核心环境——也是本书的批判对象。现在大致任务1-12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大;之后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大。当然大家的普遍认知是上学了就管不了哈哈。书里面批判这个没错,但是给出的例子是作者自己在学校被欺凌了四年她家长不知情,推论出孩子们都会把家庭和外界环境分开,不想让外面知道家里的事情,不想让家里知道外界的事情。我就翻白眼了。一个个例是要如何推到这个整体结论!这是作者的爹妈没有做好依恋关系好吗?真要举例我个人的经历就是个反例——我家长对学校发生了什么还是很清楚的。我很愿意跟他们说。
  3. 对教育假设关于学习的课迁移性的批评很合理。
  4. 本书非常强调基因的作用。用了一个分离了几十年的同卵双胞胎见面的时候穿了一个颜色的衣服。 Excuse me??也许那个颜色是当年的流行色呢?而且你有父母也有的坏习惯真的不能断定是耳闻目濡习得的还是基因的作用啊?基因决定人的品味这个论点我实在无法接受。

随机波动之海淀妈妈

听完之后的感想是现在的评价系统真的是非常单一,还有妈呀幸亏我不在国内了。而且最近在读《教养的迷思》,反思了一下我自己的成长过程。家庭的影响还是有的,但主要是成人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坏的一部分。好的部分因为需要费劲保持往往就丢掉了。但是我的性格,仿佛是很小的时候就定了。

鸡娃这个事情呢,我还是觉得要顺着娃。关键不是会做多少题几岁就能编程。展示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培养美感,道德感,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

跟一个朋友聊天的结果就是人是有天赋的,即使无法让你成为大师,但是就是有人数学课一点就通,有的花重金使劲鸡不懂就是不懂。这玩意真的是没办法的。所以根据娃顺势而为可能是最有效的吧。只有是娃自己的内驱才能长久。

随机波动之当妈妈忘记了我

陆晓娅,说到中国为什么有孝经,这么讲究孝顺。很有可能是小孩子在中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从来没有被正确对待过。没有人与人之间因爱而生自然的想要照顾对方的意愿。就只好用各种教条加上同侪压力去逼迫人去做——你不做就是没道德,一般善良的人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压力。

——醍醐灌顶。

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思考能力……

《吉祥如意》

也是听了随机波动的节目之后找来看了。所谓电影更是一部家庭纪录片。代表了许多家庭面临的纷争也无法代表每一个家庭。

观影的过程比较压抑但是所幸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多的共鸣。还是听podcast舒服一些。


Comments

Content